(梅州華南康復醫療集團有限公司 廣東 梅州 514021)
【摘要】目的:探討給予難治精神分裂癥患者應用小劑量氨磺必利聯合氯氮平治療的效果。方法:將本院2016年2月至2018年5月收治的93例難治性精神分裂癥病患隨機分成觀察組(47例)與對照組(46例),對照組為患者單用氯氮平治療,觀察組則為患者應用小劑量氨磺必利及氯氮平治療,觀察兩組治療效果。結果:觀察組患者治療1個月、3個月BPRS評分顯著低于治療前及對照組治療后(P<0.05);治療期間觀察組不良反應發生率為6.38%,顯著地獄門對照組21.74%的發生率(P<0.05)。結論:應用小劑量的氨磺必利與氯氮平治療難治性精神分裂癥具有顯著效果,卻安全性高,值得推廣。
【關鍵詞】小劑量;氨磺必利;氯氮平;難治性精神病
【中圖分類號】R749.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550-1868(2018)19-024-02
精神分裂癥是常見的精神病類型,疾病有較高的致殘風險,這嚴重影響患者的生命健康。精神分裂癥的病因多樣,且大多數患者為難治性疾病,對這一疾病,應用常規藥物氯氮平治療難以獲得良好效果,且治療時也存在嚴重負面影響【1】。對此,近些年本院針對難治性精神分裂癥患者,在為患者應用氯氮平治療的基礎上,加用小劑量的氨磺必利治療,取得了滿意療效,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6年2月-2018年5月本院接收的93例難治性精神病患者為研究對象。納入標準:(1)所有的患者均符合CCMD-3中關于精神分裂癥的相關診斷標準,患者均為過去使用2種以上抗精神藥治療不佳者【2】。(2)所有患者均對本研究所用藥物禁忌,患者也均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1)合并嚴重軀體及腦器質疾病的患者。(2)妊娠期及哺乳期的女性患者。按用藥方法差異將患者隨機分成觀察組與對照組,其中觀察組47例,男25例,女22例;年齡21~63歲,平均年齡(41.9±3.3)歲。對兩組患者一般資料進行對比,組間差異小且可比性高。
1.2方法
兩組患者在人組前均給予患者使用藥物清洗,持續洗脫1周。對照組給予患兒單用氯氮平(輝瑞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號H10950224)治療,初始用藥劑量為25mg/次,1次/d,在為患者連續用藥2周后,依據患者病情逐漸增加藥物劑量,增加治療量為200~400mg/g,最多不能超過600mg/d。觀察組則采取小劑量的氨磺必利(齊魯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號H20113231)聯合氯氮平治療,初始給予患者用藥為200mg/d的氨磺必利及25mg/d的氯氮平,在2周后將氯氮平增加為100mg/d,氨磺必利增加到400~1200mg/d。
兩組患者均連續用藥治療2個月,在用藥期間部位患者使用其它的抗精神病藥物,并給予患者優質護理干預。
1.3觀察指標
(1)在治療前、治療1個月、治療2個月后均應用簡明精神病評定量表(BPRS)評價患者的病癥改善情況,量表總共包含18個評分項目,總分為18~126分,總分35分為臨界,評分越高表明患者精神病癥越嚴重。(2)記錄兩組治療期間不良反應情況。
1.4統計學方法
應用SPSS19.0軟件做統計學結果分析,計量與計數資料應用t、x²檢驗,組間差異顯著用P<0.05表示。
2. 結果
2.1治療前后BPRS評分變化
治療1個月、3個月后兩組患者BPRS評分均較治療前下降,但相比之下觀察組患者評分下降幅度明顯大于對照組(P<0.05),詳見表1.
表1兩組患者治療前后BPRS評分比較(x±s,分)
觀察組 47 62.27±5.57 45.57±4.86 34.47±3.69
對照組 46 62.14±5.49 51.16±5.03 42.29±4.32
t - 0.113 5.451 9.393
p - 0.910 0.000 0.000
2.2不良反應對比
治療期間觀察出現1例頭暈、1例血壓下降、1例嗜睡,不良反應總發生率為6.38%。對照組患者治療期間出現3例頭昏、3例血壓下降及4例嗜睡,總發生率為21.74%。兩組相比較差異顯著(X2=4.560,P<0.05)。
3.討論
難治性精神分裂癥的病因比較復雜,所以患者難用常規抗精神藥物治療【3】。而近些年隨著非典型的抗精神病藥物的大力推廣應用,當前第二代的精神病藥物也逐漸發揮良好效果,且藥物不良反應也較少。
對于精神分裂癥,常規給予患者應用氯氮平治療,該藥物也屬于一種第二代抗精神病藥物,藥物作用機理主要通過阻斷5-HT2A受體、D1受體,增加皮質中多巴胺釋放,且還可以選擇性的增加前額葉區域對于谷氨酸物質的釋放,進而改善患者精神癥狀。然而臨床研究表明,單用高劑量的氯氮平的效果并不顯著,且用藥期間患者不良反應也較高【4】。隨著臨床的研究的不斷深入,針對難治性精神分裂癥,常推廣小劑量氨磺必利聯合氯氮平治療,氨磺必利屬于D受體阻斷物,該藥物具有明顯阻斷多巴胺的效果,低劑量可優先阻斷突觸前受體釋放,增加前額葉及邊緣系統中多巴胺的釋放,進而改善患者的精神癥狀,且同氯氮平聯用也可降低氯氮平用量,進而降低用藥期間患者不良反應發生率,改善患者預后。
本次研究結果顯示,采取小劑量聯合用藥治療的觀察組患者,治療1個月及個月患者BPRS評分較治療前評分改善幅度明顯對照組,這一結果表明小劑量聯合用藥對改善患者精神癥狀的效果顯著。此外研究結果還顯示觀察組患者治療期間不良反應發生率比對照組低,這也表明小劑量的氨磺必利聯合氯氮平治療疾病的不良反應發生率低,值得臨床推廣。
參考文獻
[1]馬金芳,陳永新,小劑量氯氮平聯合氨磺必利治療精神分裂癥的臨床療效分析[J].醫藥報道,2013,32(10):1309-1311
[2]易軍,胡亞榮,萬啟容.氨磺必利聯合氯氮平治療難治性精神分裂癥療效和安全分析[J].精神醫學雜志,2014,27(4):278-280.
[3] 杜潔.氨磺必利合并氯氮平治療難治性精神分裂癥臨床觀察[J].神經損傷與功能重建,2014.9(4):353-354
[4]陳佳佳.氨磺必利與氯氮平治療陰性癥狀為主的精神分裂癥的療效對比研究[J].檢驗醫學與臨床,2016.13(2):201-203.
|
|